《资治通鉴》第八十六卷 晋纪八
西晋·晋怀帝永嘉元年(丁卯,公元307年)
【原文】
乌桓张伏利度有众二千,壁于乐平,渊屡招,不能致。勒伪获罪于渊,往奔伏利度;伏利度喜,结为兄弟,使勒帅诸胡寇掠,所向无前,诸胡畏服。勒知众心之附己,乃因会执伏利度,谓诸胡曰:“今起大事,我与伏利度谁堪为主?”诸胡咸推勒。勒于是释伏利度,帅其众归汉。渊加勒督山东征诸军事,以伏利度之众配之。
【译文】
乌桓人张伏利度有两千部众,驻扎在乐平一带。匈奴汉王刘渊多次招降,他都不肯归附。石勒假装得罪刘渊,逃奔到张伏利度那里。张伏利度大喜,与他结拜为兄弟,派石勒率领部众四处劫掠。石勒带兵所向无敌,其他胡人都畏惧臣服。石勒知道人心已归附自己,便在一次集会时抓住张伏利度,问部众:"如今要干大事,我和张伏利度谁更适合当首领?"众人都推举石勒。石勒于是释放了张伏利度,带着他的部众投奔刘渊。刘渊加封石勒为都督山东征讨诸军事,将张伏利度的部众也划归他统领。
【解析】
有句话是这样说的,存在必然合理。
我觉得,但凡存在,有没有理不知道,必然是有原因的。
比如,历史上各种乱世,脱颖而出的,必然是存在一些牛逼的地方,否则也不会是这种人杀出来。
昨天提到的,不要小瞧从底层杀上来的人,因为这种人别管他用的什么方法,但肯定有一点,这种人必然是经过重重筛选出来的,必然符合某种社会规律。
言归正传。
中国历史几个大乱世,我觉得最乱的就是东西两晋南北朝和唐末五代十国。
这两个乱世当真是各种牛鬼蛇神层出不穷,有一些是高门大姓,有一些则是出身卑微。
前文提到,西晋朝廷内部打来打去,北方的匈奴趁机做大,其主刘渊称帝建立后汉,逐步蚕食周边胡人势力,收留西晋内部的叛将、乱匪,总之就是只要和西晋朝廷作对的,他刘渊都收留。
石勒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入到刘渊的部队中去的。
但刘渊收留人也是非常讲究的。
你能带来多少人,就给你多少地位,不是说你单枪匹马出个人,刘渊就给你配套资源,必须是你带资入股才行。
石勒加入刘渊时正好被西晋官军追着打,手底下也没多少人。
没多少资本进入刘渊部队中自然是没多少地位的。
这种没分量的“小股东”交战的时候就是丢出去消耗的料,石勒显然是看到这种局面和刘渊团队的本质,所以搞上面材料这一出。
看上面材料时,我第一感觉是石勒想表现,但是往深了一想,为什么这个乌桓张伏利度被刘渊多次招募都不答应?
很大程度就是刘渊开出来的价码不符合他的预期,而刘渊团队的性质,他又不可能开出太高的价码,否则其他英雄豪杰不就有意见了嘛。
普通人看到的困难,是优秀的人看到的要解决的问题,而优秀的人看到的困难,则是天才看到的机会。
勒伪获罪于渊,往奔伏利度;
石勒带着目的投奔伏利度,如果是你,你怎么让伏利度同意加入刘渊麾下?
我估计大部分人想的都是如何劝说伏利度答应。
但问题是,你想到劝说,刘渊之前也做了,你凭什么觉得你口才就一定比刘渊麾下其他人更厉害?
石勒看到的是刘渊招募伏利度的本质。
当真是刘渊要伏利度这个人?
不是,刘渊招募伏利度的本质不是他这个人如何如何,而是他有两千手下,所以他才要招募伏利度,说白了,刘渊要的不是伏利度,而是这两千人的部队。
刘渊不在乎这两千人的部队姓什么!
所以你就明白,石勒后续的操作其实就是奔着伏利度的部队去的。
至于具体石勒是如何做的,材料只用了15个字,但这15个字能品味出不少东西。
但讲透本质无非三点:通过做事给自己搞资源、打造他人对自己的预期、利用赏罚确立个人威信。
石勒“加入”伏利度麾下,有心算无,再加上石勒是将来做皇帝的人,自认敢和刘秀掰腕子的,心机手段哪是伏利度能比的。
不出意外,伏利度的两千多人直接被石勒给夺了,过程就不细说了,因为没啥说的。
有意思的是带着两千多人归来的石勒,刘渊对他安排。
渊加勒督山东征诸军事,以伏利度之众配之。
刘渊见石勒如此能搞事,直接给他极大的权限去干西晋的山东(不是现在的山东省,而是关东)。
这个时候的刘渊尚且没有渡过黄河,连河北都没捞到,如此做派其实就是有枣没枣打两杆子。
石勒要是能搞出点事来自然最好,要是搞不出来,也无所谓,毕竟死的又不是他刘渊的嫡系。
所以,刘渊团队的本质是什么?
你有资源,加入他的团队,让你用他的名头、给配套后勤服务,然后让你自己去干去冲,打下来的就是你,他只收手续费、服务费。
比如现在的什么南极人、北极绒等贴标的干的就是这种事。
【闲扯】
站在石勒的角度学,没啥东西。
学如何架空领导?如何夺领导的资源?
站在伏利度的角度学,也没啥东西。
学如何稳固权力?如何平衡内部?
值得细品的恰恰是刘渊和石勒的这种极为纯粹的利用关系。
刘渊为什么用石勒?因为他通过搞伏利度的两千部队,证明了自己有利用的价值。
石勒为什么愿意在刘渊麾下?因为刘渊能给石勒后盾、资源。
但凡两个缺一个,都没有上面这段材料。
刘渊知不知道石勒利用自己?知道。
石勒知不知道刘渊利用自己?肯定也知道。
但知道又如何?影响两人走在一起吗?
说起“利用”大多数人觉得不好听,觉得太功利。
但恰恰这个就是社会中绝大多数关系的本质。
我觉得你有利用价值,你觉得我有利用价值,我俩才能走到一起去。
很多普通人一说自己被利用,就觉得自己吃亏,然后对利用自己人进行声讨。
但这事我觉得要分两个方面来看。
首先,如果一个人没有被利用的价值这才是悲哀,能被他人利用,说明自己还是有利用价值的。
其次,被人利用了,觉得自己吃亏,是因为他没有从中搞到好处,但凡他得了好处,你看他会叫?
至于觉得被人利用吃亏了的本质,就在于自己没有提前看清楚这层关系,没有提前发掘对方有没有自己可利用的价值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